生育相关的话题,果然是一点就炸。
【资料图】
前几天又一组数据冲上热搜——
在中国,把孩子养到 18 岁的平均成本近 50 万。
而如果将时间延长至大学毕业,这一成本将达到 62 万。
养育成本和人均 GDP 对比,中国抚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几乎是全球最高。
图源:微博孩子养不起,早已是这一代父母的共识。
但她姐发现,这并不只是父母的痛,在如此内卷的社会中,花父母钱的孩子也觉得自己是一个负担:
" 用父母的钱好内疚,好羞耻。"
" 两三百我都有负罪感。"
" 我是我们家最大的蛀虫。"
图源:小红书父母辛苦半生被掏空了家底,孩子背负巨大的期待,内疚到不敢快乐,大概就是中国家庭的真实写照。
为什么我们和父母的关系都有着相似的顽疾?
养育的恩情夹杂彼此的亏欠,纠缠一生。
也许,我们可以从一些经典的对话里找到答案。
她姐发现,全国各地的小孩都从父母口中听着相似的话,这些话让他们感到不安、负罪、自卑、受伤,乃至化作一生的底色。
而他们听过的话,你很可能也听父母说过。
牺牲、负罪与匮乏
很多人无法坦然享受生活的负罪感,最初源自关于父母窘迫生活的记忆。
他们说:
" 爸妈赚钱不容易。"
" 家里没钱,在外面要省着点花。"
图源:抖音中国父母大多如此,生活不易,却不计代价抚养孩子。
席瑞之前说过,家庭的窘迫感伴随了自己一生。
小时候他听过最多的话,就是 " 家里没钱 "," 你妈一个人养你不容易 "。
长大后,这种贫穷的记忆没有消退,对窘迫的恐惧养成了他扭曲的习惯:去买东西不带够三倍的钱就会不安,只要病得不严重就不敢去医院。
别人对他好,他的第一反应却是 " 我不配 "。
图源:《奇葩说》深入骨髓的亏欠感,压抑了本能的欲求。
像他这样的人,真的不少。
有补过一次牙的女孩,被妈妈一直反复念叨 " 不爱惜自己的牙齿 " 花了钱,她牙再疼都不再吭一声。
还有女孩想去打九价疫苗,可是因为太贵了不敢找父母要钱,只能等以后自己工作攒够了钱再去打。
图源:小红书因为得到的太少,内在的匮乏感像成了一种病症,只等长大后疯狂的报复性补偿。
小时候不给买的,现在自己疯狂买。
用食物填满空虚的胃,衣服塞满衣柜,用花钱的自由弥补童年那个缺爱的自己。
家庭的贫穷和窘迫,有孩子的心理阴影,还有父母强烈的牺牲感。" 你想上学砸锅卖铁也供你。"
" 我这么辛苦是为了谁?"
" 为你我受了多少罪?"
为了孩子无条件退让、吃苦,似乎是父母的出厂设置。
最传统的母亲形象,是吃鱼要吃鱼头鱼尾,吃饭要吃剩饭剩菜,吃苹果挑烂的,吃芒果只啃核 ......
似乎只要孩子过得好,父母的退让和牺牲就都值得。papi 酱说自己的父母就是这样。
他们经常说 " 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"," 当初不是为了你我就 xxxx"......
但听到这些,她并不会感动。
" 我心里只有一种负罪感,我会觉得我父母的人生中所有糟糕的部分都是我造成的。"
图源:b 站很多孩子在小时候,就已经无意识地用自己幼小的身体,背负起了父母沉重的人生。
父母过得不好,是因为自己太拖累。
" 我就像是我妈的包袱,如果没有我她会过得更好吧。"
关于这一点,社会学家项飙说过:中国的亲密关系背后有一种自我牺牲的预设。现在记得很清楚的牺牲吃苦,都隐藏着将来偿还的预期。
图源:单读父母的付出,带来深深的负罪感,还伴随孩子内心的匮乏和不配得。
所以有那么多人长大后也不快乐。
他们觉得自己不该快乐,享受生活都像在犯罪,买稍微贵一点的东西舍不得,遇到好一点的人只觉得自己配不上。
从离开父母的那一刻起,他们就赶不走一种 " 还债思维 ",要努力,要争气,要报答。自己的人生和父母的期待反复纠缠,年纪不断增长,却活不成一个富足的人。
为你好的真相
在我们的家庭里,父母的付出也好,牺牲也好,孩子都没有权利反对。
因为父母总是带着过来人的先见之明,他们说:
" 我都是为你好,以后你就知道了。"
你肯定从父母口中听过 " 为你好 " 这三个字,它就是家庭中不容置疑的真理。
图源:《小欢喜》比如为了孩子好,为他们有一个完整的家,父母可以在婚姻里苦苦忍耐。
婚姻的怨气不会消散,孩子也就成了父母不幸的背锅人:
" 要不是为了你,我早就和你爸 / 妈离婚了。"
比如为了孩子好,有好成绩和光明的未来,父母可以断绝孩子学习之外一切的可能性。" 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。"
" 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。"
有多少人曾被撕了漫画,又有多少女孩被迫剪去长发。
高中军训第一天,女孩们哭着将头发剪成男孩的模样,也剪掉学习之外所有的想法。
图源:网络为了孩子好,不耽误学习,防止早恋,所以要用短发 " 封印颜值 "。
之前有一个女孩因为剪了很丑的短发哭得撕心裂肺,她妈妈一边笑一边拍视频,随手当笑料发到网上。在她眼里," 孩子哪来的自尊 ",不就剪个头发,怎么这么不懂事。
时至今日,被迫剪过长发的女孩们都难忘当时的伤心," 剪一次哭一次 "。有人难以释怀,有人报复性留起长头发。
还有父母为了孩子好,将来心脏强大能抗压,就在家里模拟社会丛林,对孩子进行无止境的打压。身材太胖,脸不漂亮,皮肤太黑,性格太内向,学习不努力 ...... 从内到外,数落无数缺点。
金靖减肥那段时间,每天节食运动,跳五千个绳,她爸爸明知她最在意自己减不下来的梨形身材,还要用语言刺激她:" 你的大腿是不是比你男朋友还粗啊?"
图源:DV 计划错把语言暴力当幽默,是很多父母的通病,孩子觉得受伤,是因为还不够坚强:
" 太敏感了,这都说不得?"
" 抗压能力太差,以后出社会怎么办?"
" 吃我的喝我的,还不能说你了?"
原本应该让爱流动的家庭,成了权力压制的格斗场,养育孩子似乎就是一场漫长的服从性测试。《呼叫助产士》中有一句台词说得好:
" 贫穷不是指破房子、脏衣服、一大家子挤在一起。贫穷是没有爱,甚至没有尊重,不知道爱和虐待的区别。"
图源:《呼叫助产士》一句句 " 为你好 " 背后,是以爱为名的控制和剥夺。
于是,父母和孩子之间总是横亘着一条认知上的鸿沟:
父母以为自己付出了所有,孩子回看过往,却无法忽视那些吞噬自我的残缺。
成年人的鬼打墙
总有一天,那个无助的孩子会长大。
成年后报复性的消费看似是一种弥补,但童年时父母不断重复的话语却会如同诅咒,在他们脑海中不时盘旋回响。
深刻的匮乏和不配得感,也已经让他们再难以习得真正爱自己的能力。
连带着重大的人生选择,也一步步滑向既定的深渊。
想起了最近被骂作 " 北大娇妻 " 的全嘻嘻。
很多人想不明白,全嘻嘻当年以全省第 5 名的成绩考入北大,毕业后又是履历漂亮的精英,为什么会为了条件并不出色的丈夫一退再退。
说好了丁克,她妥协生了孩子;担心他出去嫖娼,就调整性生活方式。
看似独立,实则娇妻。但如果你知道她的成长经历,也就明白了原来她也曾是一个被匮乏感喂养长大的孩子。
她一直记得小时候妈妈拉着她上街,指着整条街的人说:
" 这条街所有的人都比我们家有钱,我们家是最穷的,所以你一定要好好读书。"
那时起她就知道自己以后要考一个非常好的大学,改变命运,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。读书不是为了自己,而是为了身后的家族。
所以她必须要优秀,学会竞争,打败别人,如同活在一个巨大的泳池里。
活着就是游泳,不努力就会被淹死。
即便现在已经毕业十几年了,她还是改变不了竞争的节奏,难以感受真正的放松。而那个各方面看起来都不如她的老公身上,有她最羡慕的一点:
他拥有母亲不带条件的爱。
他不必优秀、不必拼命,也会得到母亲的爱和鼓励。
大概所有在匮乏感、牺牲感里长大的孩子,最羡慕的就是那些被父母无条件爱过的孩子。因为他们自己的生活,习惯了以他人的眼光为圆心,以不停歇的努力为半径,拼命奔跑却又总像被困在原地,陷入一次又一次童年噩梦的鬼打墙。
所以有那么多人会羡慕黄多多。
羡慕她有开明的父母,支持女儿爱漂亮、做自己。
她可以自由留长发、剪短发,给头发染上出挑的颜色。可以化妆、戴耳环、涂指甲,做一个爱美的女孩。
更重要的是,她不必面对父母以牺牲为代价的成全,可以在包容和爱里生长得自信、坚定。
图源:微博总有人说,父母不是不爱孩子,而是难以超越他们自身的局限。
孩子也都是在各种各样遗留的局限里,一点点拼凑出成长的道路。
父母说过的话,对待我们的方式,从来不是过去式。
往小了说,它构筑了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,往大了说,它影响了我们无数次大的人生抉择。
我们和父母,就像是在飞速延伸的夹缝里缓慢爬行的两代人。
传统和守旧的观念,一次又一次试图捕获自由和反叛的本能,代际关系碰撞得鲜血淋漓,爱和伤痕同时撕扯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。
只是,童年早已过去,身体也已长大,每个羡慕黄多多的人,都已经无法开局重来,活成另一个黄多多。
如果还能有新的选择,新的可能,我想我们唯一能做的,就是守住那个在夹缝里生长出的新的自我。
然后从此开始,不重复父母的话语,不重复父母的命运。
让所有的内疚和伤害,终结在此时。
终结于 " 我 " 这里。
监制 - 她姐
作者 - 粒粒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