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热点 >> 
当前速讯:古村蝶变绽芳华 吉州区兴桥镇钓源村做强文旅融合主场
来源: 大江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3-15 11:44:40

来源:大江网-江西日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文涛

进入春季,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钓源村的400多亩油菜花竞相绽放,3月7日,慕名而来的游客们穿梭在花海中,享受着春日暖阳。“钓源村跟原来不一样了,以前破旧的老房子改成了民宿,池塘里的水也变清澈了,住在这里很舒服。”家住吉水县的袁女士听说钓源村被打造成了景区,特地带着一家老小五口人前来游玩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钓源村距今有1100多年历史,遗留下150多栋赣派明清古建筑,全村深藏于一片嫩绿之中,周边环绕着2万余棵香樟树。时光流转,村里不少古建筑破败凋零,因缺乏管理导致周边环境差、业态少,千年古村面临有景色却无人问津的窘境。

近年来,吉州区在推动钓源村保护、开发和利用的基础上,深入挖掘古村的文化内涵和资源禀赋,引入第三方公司运营管理,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。

修“面子”扩“里子”

做强文旅融合主场

钓源村现存的赣派明清古建筑中包含庙观、祠堂、书院、民居等,青砖黛瓦马头墙,飞檐翘角坡屋顶,形成了钓源村的显著特色。

“村里现在看起来干净整洁,充满诗意,早些年却是另外一番光景。由于缺少管护,村子呈现空心化趋势,到处是垃圾,不少人都搬走了。”钓源村党支部书记欧阳华东说,从2000年至今,钓源村进行过多次保护性开发建设。

本着“不埋没钓源、再现古钓源”的初衷,吉州区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加大开发利用力度,流转、收储了120余栋古建筑进行升级改造。“面子”修旧如旧、“里子”宜居宜业,相关施工单位对古村的石板路、巷道进行修复,保留明清古建筑的传统风格,实现“房屋外观越千年、内部功能超五星”。“七星伴月”作为古村的一处景观,将原本积满淤泥的池塘通上活水,经过净化处理后,清澈见底的连片池塘成了游客们的打卡地,古村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。

“我们在修复古村落的过程中,注重古今融合、情景融合、人文融合,构建以美物、美宿、美景、美食、美人、美院为场景的新型村落式旅游度假目的地,形成以钓源为核心的大文化旅游集聚区。”吉州区文广新旅局副局长袁玉琼介绍。

“这里古色古香,幸福感十足。”游人漫步在钓源古村,能看见清澈的小溪穿流而过,樱花长廊、四季花境等景点串连成线。古村经过提升改造后,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、国家4A级旅游景区,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打卡。

重体验兴业态

做活景区运营主业

随着游客消费理念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升,怎样的古村落才能满足新的旅游需求?

吉州区紧盯文旅产业“建设火热、运营冷清”的问题,引入拥有丰富文旅项目运营经验和市场资源的十里芳菲运营团队,把游客体验和业态运营贯穿于助力乡村振兴的全过程,实现了钓源村景区提升与业态植入相辅相成、互促共融。

基于钓源村是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欧阳修的后裔及同宗聚居地,运营团队将欧阳修笔下的结香、紫叶李、鼠尾草、山桃草等植物,植入牌坊、远山和民宿客房的名称,让游客有了与古人对话、触摸历史的体验。

瞄准全域旅游发展风口,运营团队在保护古村肌理的基础上注入现代元素,布局打造樱花长廊、荷塘悦色、四季花境等28个景点,同步研发文创产品、旅游IP设计,落地猫爷茶、咖啡馆、酒馆、花知馆、陶艺馆等20多个业态,建设40多间精品民宿。

目前,该团队策划了健康骑行、欧阳修文化展、美学峰会、芳菲市集等活动,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打卡。成熟的主题策划、业态引入和客流引入模式,大大增强了古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。

促增收共致富

壮大乡村振兴主力

在生态保护、文化传承和业态创新同步推进下,提升改造后的钓源村接待能力每年达到30万人次,业态全部投入运营后,综合收入每年将达到2000万元,经济效益日益凸显。

古村不断催生出新业态,也让当地村民得到实打实的收益。钓源村村民欧阳志勇原本居住在一栋两层楼的老房子里,通过出租老宅20年的使用权,他一次性获得租金收入9.6万元。2021年,他在景区运输货物的收入有11万多元。“从老房子搬出来后,村里规划了一片土地给我们盖房,2022年2月新房盖好了,住得比原来舒服多了。”欧阳志勇告诉记者。

钓源村的老宅子大多数归村民所有,通过老宅租赁,村民有了租金收入,景区运营方对房屋进行常规修缮和抢救性保护,有效避免了老宅年久失修、村庄走向空心化的问题。

以往的老旧房屋成了特色类民俗、文创店,村民们纷纷加入文旅创业队伍。“村里环境好了,游客越来越多,我们创业致富的路子更宽了!”看着村里人来人往的游客,村民欧阳玉兰高兴地说。据了解,在景区里务工的村民,每人工资性年收入可达4万多元。

景区内的商店、手工作坊也吸引了不少乡贤返乡创业。据欧阳华东介绍,钓源村未来将更加注重人才引流,吸引创业青年、本土乡贤和非遗传承人融入当地的产业链生态圈,引导党员干部成为富民产业带领者、社会治理参与者和庐陵文化传播者。

标签: